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免责声明

一、服务说明

华体会手机登录及律师志愿者(以下简称“协会及律师”)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旨在为有需求者(以下简称“咨询者”)提供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咨询意见此公益服务不收取费用,基于协会及律师的专业知识与可用资源进行,不构成正式的法律意见或法律代理。

二、风险告知

1、咨询者应充分知晓并理解,本服务是基于咨询者的说明或提供资料所进行的,协会及律师假定该说明及资料是真实的前提下做出的咨询意见,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务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本公益法律服务由协会及律师提供,咨询者知悉并理解本免责声明的全部内容。咨询者自愿承担因依据本服务提供的信息或建议、意见行事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责任和后果。

3.协会及律师将秉持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尽力提供法律服务,但受限于公益服务的性质、资源及法律规定等因素。

、免责条款

1、对于因咨询者自身故意隐瞒、虚构歪曲事实,或未能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案件相关信息而导致的不利法律后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

2、由于法律存在解释的空间、地区差异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等特性,对于因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法律法规的修订、司法解释的变更、地方规范性文件的特殊性等原因造成的咨询结果不准确或不适用于咨询者的特定情况,协会及其律师不承担责任。

3、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前提下,若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政府政策的突然改变、网络故障等)致使协会及律师无法正常提供咨询服务或服务结果受到影响,协会及律师不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

4、协会及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意见仅基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若之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协会及律师对于因该重大变化或变更而产生的法律问题不承担责任。

5、协会及律师提供的公益服务仅为初步法律咨询意见,不构成正式代理,咨询者对咨询意见的采纳及后续采取的行动完全由其自行决定。若咨询者依据咨询意见行事而产生的任何不利结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咨询者未遵循完整的法律程序或未充分考虑自身特殊情况时。

6、协会及律师对因咨询者自身误解、错误应用所提供的法律、政策信息或咨询意见而导致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人身伤害、法律纠纷等)不承担责任。

7、在任何情况下,若咨询者的损失或损害是由于第三方(如其他法律机构、政府部门、个人等)的行为、不作为或干预所导致,协会及律师不承担任何责任。

、条款的解释

本免责声明的解释权属于本协会所有。

 

 

华体会手机登录

施维雄委员:健全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机制

时间:2024年03月11日 来源:中国经营网 浏览:25450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前教育需要多元化办学模式。”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篮球总会会长施维雄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2023年起,施维雄开始呼吁关注新生儿人口逐渐减少、部分幼儿园出现运营难这一问题。他认为:“普惠园保教费的合理定价及政府奖补机制和政策的落实,公办园建设的合理布局,增强办学信心,不仅关乎幼儿园生存发展,长远意义上则是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那么,如何进一步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此次全国两会上,施维雄的提案是《健全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和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可持续发展》。在提案中,施维雄分析了我国普惠园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的三点建议。

提倡多元化办学

“入园难,入园贵”曾是困扰家长群体的一大难题。自国家连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来,该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教育部3月1日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比例的86.16%,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全国在园幼儿比例90.81%。

在施维雄看来,国家已有效保障了绝大多数幼儿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愿望,但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民办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应充分调动民办园办学者积极性和办学信心,加大学前教育的经济投入和政策供给。

因此,“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保障投资权益,增强信心。”成为施维雄提出的建议之一。

基于民办幼儿园投资人往往通过卖房、抵押或向亲友举债所得兴办幼儿园的情况,施维雄建议“政府部门勿强迫社会力量办学签署幼儿园资产无偿捐献,要允许投资办学者按投入资金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装修设备折旧费;政府要收回公办的民办园应予以评估回购。”

他向记者表示:“学前教育需要多元化办学模式。”

记者也注意到,2023年下半年,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提请审议了学前教育法草案初次审议。草案明确,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施维雄在提案中表示,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投资,持续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普惠性幼儿教育服务。

科学制定普惠园收费标准

施维雄也关注到幼儿园在减少的情况。教育部以往的公开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全国幼儿园数量呈下降趋势,在2023~2024年,幼儿园减少1.48万所。

根据记者此前的采访发现,除了部分幼儿园由于自身运营不善而倒闭外,收费低加上政府的补贴经费保障机制跟不上或补贴未落实到位等情况,致使普惠园缺乏经费保障,进一步导致教学质量下滑,目前一些普惠园处于低质维持或亏损经营状态。

根据施维雄提供的调查数据,省级标准示范幼儿园的实际生均培养成本(平均每个学生的培养成本)为1.3万~2.6万元,深圳、上海、北京及一些省会城市的公办园实际生均培养成本3万元以上(不含幼儿园投资折旧及租金),公办园收费每生每月130~700元,仅为实际培养成本的6%~23%。政府定价民办普惠园按当地同级公办园收费标准的1.5~2倍,则象征性给每生每月补贴几十元至百元。

事实上,就在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督导评估办法》和《关于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通知》明确提到,要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健康稳定发展。

要想满足群众“幼有优育”的需求,就需要顺利推进民办幼儿园普惠进程健康发展。施维雄意识到,充足的办学经费能够提升园所的办学质量。

由此,施维雄提出两点建议:建立科学的普惠幼儿园教育成本测算办法,制定合理收费标准;因地制宜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落实政府奖补经费准时到位。

具体而言,他建议,各省市区县政府应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民办园实际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客观考虑普惠园实际投入和运营成本,科学制定普惠园收费标准,通过合理保教费定价及政府补助、生均补贴等给予普惠园支持。

此外,他还建议,政府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物价指数和办学成本,建立每2~3年一次的收费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幼儿园收费标准,确保民办普惠园有办学结余用于园所的建设发展;政府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培养成本及质量等级的不同、当地财政实力、居民家庭承受力,确定幼儿园的政府与个人家庭分担机制,确保普惠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和政府生均补贴之和,不低于当地同等级公办幼儿园的生均实际培养标准。

他向记者解释道:“普惠幼儿园教育成本科学测算的办法,应该基于当地幼儿园实际生均培养成本而确定。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专门力量对当地民办园实际生均培养成本进行核算,包括幼儿园人力成本、日常运营管理成本、投资、设备设施折旧和房屋租金及维修成本等,做出幼儿园真实的生均培养成本核算。”

施维雄认为,从根本上解决民办幼儿园普惠进程障碍,才能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办教育只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切实保障办学质量,最终让受教育者受益,让学前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助力。”施维雄如是说。







责任编辑:闫佳裕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