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临港新片区举行产教融合基地授牌暨项目签约仪式,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市区协同推进机制正式发布。上海建桥学院等9家单位共同获临港新片区首批产教融合基地授牌,还进行了校企合作项目、战略合作签约。
仪式上,上海建桥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临港集团、海洋高新公司、上海电气核电设备公司、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公司等9家单位被授牌成为临港新片区首批产教融合基地。
现场还签约了新一批校企合作项目、战略合作。
5个校企合作签约项目包括上海建桥学院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战略合作项目;上海海事大学和临港集团的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共建项目;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临港交通有限公司的临港交通智能车联与交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项目;上海电力大学和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临港综合智慧能源协同创新平台项目;上海电机学院和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的人才培养合作项目。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建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将在产教融合、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市区协同推进机制,是全市首个市区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核心区建设重大事项信息沟通、会商研究和协调推进,加快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和重大项目落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重点建设不低于10个高能级、高显示度的产教融合示范工程;培育不低于50家经认定的产教融合重点企业;培养不低于10万名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产业工人。
据悉,未来五年,临港新片区将以高水平产业人才培养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重点,加快构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方位深度融合,为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建设提供新动能,为国家产教深度融合提供新样本。
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芝松,副市长陈群,市政协副主席、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市政府副秘书长黄永平出席活动。市发改委、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资委、浦东新区、奉贤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院校、企业代表、新闻媒体机构等近百人出席了授牌签约仪式。
责任编辑:闫佳裕